「離地」供款負擔比率的作用
16-1-2018
早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再一次提醒市民,樓價偏高,小心入市風險。司長更舉出數字,指2017年第三季的供款佔入息比率已達68%,如果利率上升3厘,數字更會惡化至88%,情況直逼1997年樓市高峰。但司長言論招來大量質疑,在壓力測試嚴厲執行的當下,供款負擔66%的說法實在太偏離現實。
官方數據與市場感受有重大落差,主要原因在於前者的計算出於一系列假設條件:一、住戶入息中位數的家庭(去年第三季數字為月入3.63萬元);二、以市價購買一個45方米(約484方呎)單位;三、當前按揭利率:四、按揭成數七成;五、還款期20年。
設定的條件中,多個數據都與現實的新批按揭平均條件有重大差距,情況可說十分「離地」,例如假設按揭成數為七成,但現時標準按揭成數最高為六成;金管局統計新批按揭合約,平均按揭成數只在五成水平。另一個不附現實的是20年還款期;而新批按揭合約實際年期已逾26年──較短的還款年期,自然令每個月供款比例上升。
實際上,在按揭壓力測試嚴格執行的當下,銀行根本不可能向供款負擔逾50%的申請人批出按揭;可以說,有關數據並不反映香港供樓業主的實際供款負擔。問題是:明明平均按揭成數不足五成、還款年期更達26年,為何政府要以一系列「離地」假設來評估供款負擔?
原因之一,可能是一系列條件沿用已久,一定程度上可以縱向比較不同年代的樓價及收入比例。而設定條件的第一條:住戶入息中位數的家庭,或者已表明,數據更大作用是衡量中等收入家庭的可能負擔(而不是實際置業家庭的具體負擔)。
現時樓價高企和成交量減少,實際上入市的可能已是「高於中等入息的家庭」。在銀行體系層面,問題不大,因為種種機制已確保按揭借款人有一定的償付能力。但在更宏觀的層面,中等收入家庭難以負擔私樓樓價及按揭供款,卻始終是嚴重社會問題,因此維持一個條件看似「離地」的統計,有一定的合理性。
原文刊於信報網站 2018年1月16日
如有任何關於按揭問題,可直接Whatsapp聯絡我們(+852 5596618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