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滅負資產的方法

分享文章:

官方統計去年第四季有九十多宗負資產出現,立時引來各方研究。一個最常見的建議是:要減低成為負資產的機會,買家應該提高支付首期的比例。其實要杜絕負資產,有兩個簡單方法。

介紹有關「方法」之前,大家不如先想一下,以下兩個情況,何者更好:
情況一,陳先生手上有30萬元現金,購入一個100萬元物業,按揭成數9成;購入單位後,樓價即跌2成,物業成為負資產,陳先生之前支付了樓價一成的首期即10萬元,現有現金20萬元。
情況二,何先生手上有30萬元現金,購入一個100萬元物業,按揭成數7成;購入單位後,樓價即跌2成,物業「不是負資產」,陳先生之前支付了樓價3成的首期即30萬元,現有現金0元。
樓價損失與按揭成數無關
如果你認為,何先生因為物業不是負資產,所以情況較陳先生佳。你可以根據那些常見的建議行事,置業時盡量多付首期,物業成為負資產的機會的確會較 低。不過,那些建議沒有提及的是,你的損失其實跟負資產與否沒有多少關係。在上述例子中,樓價100萬,跌2成,損失便是20萬元,與按揭成數無關。
那些「多付首期可減低負資產機會」的說法,其實100%正確,但卻沒有真正站於小業主角度考慮。單以上述個案來說,陳先生手上留有較多現金,理財靈活性其實較何先生更高。
借款人要為借款進行風險管理,關鍵在於將借款總額限制在自己的支付能力以內,而不在於控制按揭成數。
回到消滅負資產的兩個「有效方法」。「負資產」定義是物業估值低於按揭餘額,邏輯上,只要不容許按揭,全民必須以現金買樓。又或官方規定物業賣價必須高於購入價,那便不會有負資產出現了。
樓價飛升 負資產「消失」非好事
當然,兩個方法在現實中都不可行。問題在於,既然按揭存在,樓價也不可能只升不跌,負資產出現,其實便是一個正常現象。2014年至2015年負資 產「消失」,全因其時樓價飛升。既然由政府至社會都認定樓價飛升不是好事,願意接受樓價有時升有時跌的事實,大家亦應坦然接受,負資產宗數會隨樓價下跌而 增加的結果。

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6年2月17日
如有任何關於按揭問題,可直接Whatsapp聯絡我們(+852 55966181)。


分享文章:
返回目錄
WhatsApp 即時查詢按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