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通率下跌是福是禍

分享文章:

港府、金管局自2009年以來,推出多項遏抑樓市/加強按揭風險管理的措施。直至去年中,樓價才由上升轉向橫行,踏入2014年,才見二手樓價出現微跌。由政府高層近日發言看來,頗有「終於制服樓價上升」的豪氣,但此個成功,有其隱藏的代價—物業的流通率愈來愈低。

日本人用「不動產」三個漢字來表達物業資產。「不動產」一方面用得十分準確—土 地及土地之上的建築物作為資產,的確不像現金、股票等資產般可以隨意「移動」。但不動產三字似乎又過份強調物業「不變」,令人聯想到「難以流動」,可能因 為詞組帶出的印象與現實有點距離,不動產三字在香港較少被採用。但眾多辣招之下,本地住宅物業的流通率開始下跌,卻愈來愈有「不動」的特性,長遠而言,此 會產生一系列問題:

按揭貸款一直是本地銀行貸款中的主要組成部分,也是一般人可自銀行取得,利率最低的貸款。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提及的勵志故事—青年人加按創業。故事能夠成立,亦與按揭貸款的特質有關。

銀行願意為按揭貸款提供相宜的利率,有幾個主要原因,包括:

‧ 整體上,本港按揭還款紀錄良好:在市況最差的2002、2003年,按揭貸款拖欠比率只是1.4%–數字接近於美國當地按揭拖欠的最佳紀錄水平;

‧ 銀行競爭激烈:取消利率協議後,按揭利率由P+年代走入P-年代,銀行為了保持市佔率,直接在按揭市場進行價格競爭;

‧ 按揭是有抵押貸款:即使借款人拖欠供款,甚至斷供,銀行可收回抵押品,抵償欠款。

值得留意的是第三點:銀行可收回抵押品抵償欠款。此處涉及一些假設:抵押品是有價有市、容易買賣的。傳統上,此的確是香港住宅的一特色:容易變現。借款人斷供,銀行收回物業拍賣,可以在一個合理時間內售出,收回欠款。

現時香港住宅總存量約110萬伙,2000年前後約是102萬伙。1997年二手住宅成交量為14.6萬伙,大致上,二手市場上每7個單位便有1個在年內轉手。2013年二手成交量約4.1萬伙,為十多年來新低,大致上,每26個單位才有1個在年內轉手,住宅物業的流通率大減。(撇開成交量特別高、特別低的年份不計,一般而言,本地二手住宅一年有8萬至10萬宗成交算是正常水平)

暫時來說,成交量減少帶來的問題未算太大—一方面,市場認定辣招是非常時期的措施,現時低成交量的情況,是「特別情況」,會在不久將來過去。另一方面,樓價未見明顯調整,不管放售單位的是業主抑或銀主,只要在樓價上有輕微調整,或者付出更多時間成本,等待一下,仍不難售出單位。

但現時市況的發展,不排除低成交量維持的時間會較一般人估計的長—美息未見明顯上升前,樓價難有大幅調整,辣招難撤,需求受限。

低流通率,某程度上改變了本地物業「容易變現」的特性。當然,在低成交量、按揭取用金額偏低的情況下,即使抵押品變現難度增加,銀行都不會停批某類物業的按揭,根據往績,在2002、03年樓價大跌6、7成,失業率達8成的情況下,絕大多數本地業主仍會持續供樓—抵押品變現能力差一點,影響也不大。

但低流通率的情況持續,對業主,尤其是從事收入、職位較不穩定行業人士有較大影響—萬一急需賣樓時,將難以善價而沽。此重風險在現時低成交量的市況下,值得置業人士留意。

原文刊於iMoney 2014年1月25日
如有任何關於按揭問題,可直接Whatsapp聯絡我們(+852 55966181)。


分享文章:
返回目錄
WhatsApp 即時查詢按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