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車靠父幹趨制度化

分享文章:

近日的新盤開售,記者都不難找到靠父母資助入市的買家訪問,其實在樓價高企的今日,子女借助父母財力入市,似乎已成普遍現象,最近甚至有走向制度化的趨勢。

相信在以往任何時候,社會都存在父母資助子女入市的現象,不管樓價高低,此種資助都是個人決定,具體融資手段是個人化的——陳宅可能是父母挪用部分積蓄作兒子入市首期、何宅可能是上一代協助子女供樓一段時間、張宅是父母減收家用一段時間、黃宅是父母將物業加按,作為女兒買樓首期等等,不一而足。

但近年新盤開售,已有為跨世代買家提供劃一融資途徑的入市方案,例如接受買家將新購單位與近親持有的物業一併抵押,以取得按揭成數高於新樓樓價的按揭貸款,便可說是將父母資助制度化的趨勢。

父母協助子女置業 某程度上是兩代人供樓

不少人認為此類發展源於樓價高企,單靠準買家的努力,難以儲蓄首期;而父母以不同形式協助子女置業,某程度上是兩代人供樓,一旦樓價回落,受影響的便不止是業主,也包括業主父母。如果上一代已退休,連鎖影響便更為嚴重。

問題是,當資源有限,需要競爭才可取得時,家境無疑是一個左右誰人可取得有關資源的重要因素。家境較佳,父母負擔得起較高學費的學生有較大機會入讀好學校,是一個客觀事實。理應平等的教育尚且如此,整體上供應緊張的住宅,更難免有財力的父母資助子女入市。

對有意資助子女置業的父母,又或借用上一代財力入市的買家來說,要考慮的除了「骨氣」問題,更重要的是慎重考慮一旦經濟波動、利率上升時的影響。尤其是如果父母需要透過其他渠道融資,借款有一定成本時,更應考慮利率變化的影響。
部分融資渠道可能對供款與入息比率無甚要求,但借款人不妨參考銀行的按揭壓力測試,評估按息一旦回升時,供款增加帶來的財務壓力。所謂「還得到先好借」,聽來有如「阿媽係女人」,卻是至理明言。

原文刊於經濟日報網站2017年6月28日


按計劃以「專業服務、知識為本」的宗旨,為客戶提供有內容、有質素的服務。

Facebook專頁: http://fb.com/pamortgage

按揭熱線: (852) 2167 1369
Whatsapp/微信: (852) 5596 6181

分享文章:
返回目錄
WhatsApp 即時查詢按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