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資助子女入市的政策因素

分享文章:

每逢上車級新盤開售,傳媒總找到一些「上車靠父幹」的買家訪問;一般討論焦點都是「樓價堅離地」、「後生仔憑自身實力難上車」等,但較少人討論,那些提供資助的父母,其實有何因素促使他們作出如此決定?

以上問題看來有點蠢,父母愛護子女是天性,如果下一代有居住需要,但負擔不起樓價,父母又有財政實力,資助子女置業,似乎是相當自然的事。另一方面,如有子女到了置業年紀,父母年齡層大概在50歲以上。他們的樓市經歷,應該是「樓價縱有波動,但長綫跑贏大部分投資」,堅信磚頭有價。在投資角度而言,似乎有足夠誘因協助子女入市。對部分擔心子女理財能力的父母而言,利誘子女早點入市,變相強迫他們每月供樓,總比將收入花在吃喝玩樂為好。

辣招頻出 改變買家行為

以上都是父母資助子女入市的有力理由。不過,香港樓價高昂不是一時三刻的事,1997年金融風暴前夕,樓價一樣難以負擔。當時新盤開售,卻較少有父母出資,協助子女入市的故事發生-售樓處多的是中年買家以自己名義入市。同樣是樓價高企,何以「實力父母」的反應會如此不同-往時是用自己名入市,今時卻傾向出資讓子女置業?

其中一個可能的因素是辣招的出現,改變了買家的行為。1997年之前,持有多個物業的買家再入市,印花稅支出不會增加、正面按揭資料未加入信貸資料庫。申請按揭時,銀行一般只考慮單一物業供款是否高於業主的收入一半即批出按揭。對投資者來說,要擴大物業投資的話,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以自己名義再買一間。

華人傳統思想,老父未死當然不會分身家,子女有住屋需要,便住在父母名下物業好了。近年新盤開售,年輕人以手頭的幾萬元儲蓄,加上父親資助的幾百萬購入單位的個案,在上一個高峰期較為少見。

子女名義入市 節省稅務支出

近年辣招頻出,買第二個住宅物業已經要付雙倍印花稅、為第二個物業申請按揭,供款與入息比率、壓力測試的標準也更為嚴格。投資者要用自己的名義入市,成本增加之餘,按揭槓桿也大減。但如果有子女,而他們又未置業的話,資助子女入市,在家庭(而非個人)角度看,便大為節省稅費支出,也較易獲批按揭。

傳媒訪問新盤買家,找到多個「入市靠父幹」的例子,予人「無父母資助便難入市」的印象。但細心觀察,此些故事可能只是過去投資者入市的變奏-而上車盤同時吸引初次置業人士及投資者,可謂向來如此。沒有「父幹」資助的上車客,與其抱怨,不如詳細計算自力的負擔能力,作好儲蓄首期入市的打算。

原文刊於置業家居2016年9月24日
如有任何關於按揭問題,可直接Whatsapp聯絡我們(+852 55966181)。


分享文章:
返回目錄
WhatsApp 即時查詢按揭